Life isn't always what one likes.
Rome,by all means, Rome. I will cherish my visit here in memory, as long as I live
對男主完全沒興趣
一整個好喜歡逗趣的小理髮師...
Life isn't always what one likes.
Rome,by all means, Rome. I will cherish my visit here in memory, as long as I live
對男主完全沒興趣
一整個好喜歡逗趣的小理髮師...
溫渣薇渣都是渣!!
感動再不紀錄下來,我想很快就會成為颱風天的垃圾袋,咻的不見蹤影。
最近看了兩部國片,都很不賴,海角7號的甘草人物真是害我笑破肚皮,但對我來說,它的角色塑造成功高過於劇情鋪陳;囧男孩則是後勁無窮啊,雖然我承認我並不是完全看懂,看完大家的討論,我還真的釐清不少地方,這也只能說是導演、編劇的敘事手法不同了,有的人說話喜歡清楚、簡單、明瞭,有的人就偏偏喜歡多用點成語、譬喻,拐著彎兒說話。
為什麼說後勁無窮呢?因為在電影院就很流暢的看完了,但離開電影院以後,卻會不斷回想起電影中的片段,我想這部片很成功的與我的童年經驗作了親密的連結,所以我可以很順利的進入劇情,跟著劇情走,但這對於缺少類似童年經驗的人來說,他可能很難入口。
以下有部分雷,請有打算去看電影的或是還沒看但可能會去看的不要往下看,哈。
因為好奇到底編劇會讓戲劇走向何種價值觀,所以我看完了這部戲。怎麼說,
戲劇果然還是偏向理想化,雖然編劇嘗試保留一點現實的殘酷(比如無法認同,愛
說閒話、指指點點的鄰居),但大體上,還是HAPPY ENDING的走向,最近很愛期待戲劇走向現實殘酷面,或許是戲劇帶給人過多泛理想化的幻想而令我產生的一種怨懟吧!父母親等家人最後的認同是可以理解的,畢竟家人的血緣無法斷,但是男主角的富有責任感就很不現實,幸好後來有他的獨白,曾經希望孩子死掉、不要生出來;另外我也在期待破產的男主角媽媽真的自殺成功,而男主角帶著這樣的悲痛過一生,不過這畢竟不是愛殺17,是溫馨小品劇嘛,唉,虧我還在期待女主角一直是植物人,或者是小貝比真的難產而亡。
不過,小嬰兒真的好可愛,一直記得以前摸過表姊的1個多月的寶寶,那手好小好小,那腳也好小好小,真的很難想像自己曾經也是如此,很難想像我們是從這麼小不點成長到現在,所以我一直在想像如果哪一天當媽媽的時候,看到自己的貝比是怎樣的情景?
除了這以外,我也嘗試在想像著,這14歲的媽媽如果是我,是在我們家這樣子的家庭會是怎麼樣?我想我可以預想到我爸瘋狂的憤怒吧!也可以預想得到最後我媽可能有的心軟,但我想,我不會有女主角這樣的堅強。想想以前14歲的我,完全是個幼稚鬼,只沈浸在自我的世界中。不過,其實真的很難想像,畢竟我還是活在一個中規中矩的家庭中,根本不可能會有這樣子的情況。所以我又開始想像,如果身邊有這樣子的朋友,我是會怎麼樣子去想她的呢?不知道14歲的我會怎麼樣看待這樣子的問題?但是現在的我,如果發生在我熟知的好朋友身上的話,我是不可能悖離她的,會支持她;但若是不熟的朋友或是不認識的人,我想我也很難裝得很偉大吧?因為不熟悉所以就可能會有過多的揣測,或許就會像那些可惡的鄰居在背後指指點點那樣的討人厭吧!
今天開PPTSREAM,想說反正無聊,就重溫一下流星吧!剛好演到類出手
救杉菜那附近,看到仔仔青澀的模樣,還有可愛的宜蘭腔,真懷念~~。而且,怎
麼會那麼帥啊,帥到無可救藥的帥。有些明星當你在看他某一齣劇的時候,可能因
為很投入劇情,所以你當時會覺得他很棒,但之後也許不同戲劇,或是卸下演員的
身份,出現在現實的生活中時,那種令人迷戀的感覺會漸漸褪去。但是不知道耶,不管什麼時候、什麼場合、什麼戲劇當中看到他,就還是覺得他很帥很帥,我想這就是所謂的耐看吧!也許對其他人來說沒有這種感覺,但是對我來說,就外貌來說,無可挑剔,至於個性,唉,喜歡他一開始的純樸,但是畢竟進入了大染缸,不變質終究是很難的吧?僅僅就皮相來說,真的很棒很棒!是在我心目中的極品之一。其實我覺得他的宜蘭腔很可愛的,為什麼要一直逼他改呢?雖然說,一齣浪漫唯美的戲劇當中,若在最重要的時刻,男主角要對女主角吐露心意時,出現台灣苟以,或是奇怪的腔調,很殺風景…但是若是身邊有朋友有這種腔調,只會覺得他很可愛吧!一定會被朋友糾正到死。
完全沒有想到之後NANA的關係會這麼樣的混亂
我可以說我討厭TAKUMI嗎?
其實在NANA7的時候我很看好奈奈跟阿伸的
不知道為什麼...
就像當初認為娜娜跟蓮是絕配一樣
從以前到現在
玩pc game每次都無法破關
一開始是遇到電腦重灌
不懂得要留存檔
而且呢